【什麼是印度乳香?】
印度乳香(Boswellia serrata,BS)是一種從乳香樹中提取的天然植物萃取物,歷史上被廣泛應用於傳統醫學,特別是在印度阿育吠陀醫學中,以其強大的抗發炎、抗氧化及免疫調節特性著稱。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印度乳香可能對多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如關節炎、氣喘、克隆氏症等)有幫助,並且在腦部腫瘤放射治療後的腦水腫管理方面展現出潛在的療效。
【研究背景】
腦部放射治療(放療)是治療腦部腫瘤(包括原發性腦癌及轉移性腦腫瘤)的重要手段,但放療可能導致腦水腫(cerebral edema),造成顱內壓升高,引發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平衡感異常、癲癇發作等不適症狀。當腦水腫嚴重時,可能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甚至威脅生命。
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藥物是類固醇(如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但長期使用可能帶來一系列副作用,包括免疫抑制、肌肉無力、高血糖、骨質疏鬆、體重增加及情緒波動等。因此,研究人員開始探討是否有其他較溫和但仍具有效性的替代療法,例如印度乳香。
【研究方法】
2011年德國的研究團隊為了評估印度乳香對放療後腦水腫的影響,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該研究納入 44 名接受腦部放射治療的患者,並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
◆實驗組:自接受放射治療起總共 服用 4200 mg 的印度乳香萃取物 (3×4 膠囊/天),持續至放療結束 (共84顆膠囊/週)。
◆對照組:服用安慰劑。
所有患者均接受標準的放射治療(全腦或局部腦放療),並根據臨床需要使用類固醇(dexamethasone)。研究的主要評估指標包括:
◎腦水腫體積變化(透過核磁共振成像 MRI 測量)。
◎認知功能與生活品質(使用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生活品質問卷 EORTC-QLQ 30 及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測試)。
◎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與副作用。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服用印度乳香的患者腦水腫體積顯著減少,具體數據如下:
◎腦水腫減少 75% 以上:印度乳香組 60% 的患者達到此效果,而對照組僅 26%。
◎MRI 顯示腫瘤體積縮小:使用印度乳香的患者,其腫瘤體積平均縮小幅度較大。
◎副作用:少數患者出現輕微腸胃不適(如腹瀉),但整體耐受性良好,無嚴重不良反應。
◎類固醇使用量:雖然印度乳香組的患者在放療期間使用的類固醇劑量與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但部分患者在無需額外使用類固醇的情況下仍獲得良好療效。
◎生活品質與認知功能:兩組患者的整體生活品質及認知功能未出現顯著差異。
【印度乳香的作用機制】
印度乳香的抗發炎效果主要來自於其活性成分 acetyl-11-keto-beta-boswellic acid(AKBA)和 11-keto-β-boswellic acid(KBA),這些化合物可能透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
◎抑制 5-LOX 酵素:減少發炎反應,降低腦水腫的形成。
◎抑制 NF-κB 訊息通路:減少發炎介質的釋放,進而降低水腫與腫瘤細胞的增生。
◎降低腦部血管滲透性:減少血管滲漏,進一步減輕腦水腫。
◎可能具有抗腫瘤作用:部分研究發現,印度乳香可能具有抑制腫瘤生長及促進腫瘤細胞凋亡的能力,但此效果仍需更多研究驗證。
【印度乳香的潛在應用】
根據這項研究結果,印度乳香可能作為腦癌放射治療後腦水腫的輔助治療,幫助減少類固醇的使用,從而降低副作用。然而,由於目前的研究樣本數較少,尚需進一步的大型臨床試驗來驗證其效果及安全性。
【使用印度乳香前的考量】
雖然印度乳香顯示出良好的潛力,但在使用前應考慮以下因素:
◎與醫師討論:確保適用於個人病情,特別是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患者。
◎可能的副作用:雖然副作用較少,但仍可能導致輕微腸胃不適。
◎劑量與服用方式:研究中使用的劑量為 4200 mg/天,分三次服用。
◎長期效果仍需更多研究:目前尚無長期臨床試驗來確定印度乳香的長期安全性與療效。
【結論】
印度乳香在這項研究中顯示出減少腦水腫的潛力,且副作用相對較少。對於接受放射治療的腦癌患者,這可能是一種值得考慮的天然輔助治療選擇。然而,在使用前,建議患者與醫師討論,以確保安全性及適用性。該研究已發表於2011年【Cancer期刊】。
【參考文獻】
1. https://ac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share/62CDTIYYIKFVADXR6WXZ?target=10.1002/cncr.25945
2. https://naturmedscientific.com/zh-TW/boswellia-serrata-a-potential-anti-inflammatory-agent/